(IN)SECURE Magazine Issue 5
2025-07-11 10:01:30

下麵簡述幾種能打破既定產業格局、突破信息孤島和創建新格局的新型數據集。

《王者榮耀》不一樣,它更現實,或者說,它是現實社交的延伸,而不是一個新的虛擬世界。因為如果英雄隻有一個固定的角度,是很難產生持續性的吸引力的,即使是喜歡它的用戶,也會慢慢厭倦,而皮膚和台詞提供的擴展性和對人性的洞察,很好的滿足了這一點。

(IN)SECURE Magazine Issue 5

8.2《王者榮耀》缺點分析總結再來說一說網絡上普遍認為的《王者榮耀》的缺點:小學生太多,經常被隊友坑,玩家素質差;服務器太渣,玩起來經常卡;遊戲平衡性不好,有些英雄過於強勢;操作太無腦,影響技術水平的發揮;遊戲畫質沒有大作那麽精細。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事是,當我看到《虛榮》的主創說他們將在2017年增加四個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5V5地圖的開發,但是卻並不能保證2017年能開發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王者榮耀》團隊那將近一個月一次的版本大更新,瞬間對《王者榮耀》團隊的開發速度趕到佩服,雖然是說慢工出細活,但是在手遊這樣一個變化極快的市場裏,慢工很有可能會看不到細活出現的那一天,所以在這方麵,我更讚同《王者榮耀》的做法。為什麽是5V5?早期的地圖設計者在考慮對戰人數的時候考慮了兩個前提,一個是地圖上會有三條分路,第二個是地圖上一定要有一個長期遊走的角色。

(IN)SECURE Magazine Issue 5

5.3.2遊戲模式和人數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麽端遊MOBA類遊戲是5V5,不是3V3或者4V4,又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麽到了手機端,依然是5V5?而《王者榮耀》為什麽沒有放棄《英雄聯盟》裏並不存在冒險模式?雖然《王者榮耀》看似完全照抄《英雄聯盟》的,但我們也要分析清楚,為什麽是5V5而不是3V3,為什麽沒有什麽存在感的冒險模式在《王者榮耀》裏卻一直存在。4.3一般用戶群定位與需求分析而對於那些一般的用戶群來說,也就是那些通過朋友介紹或者是《王者榮耀》火到沒人不知道了才下載下來玩玩的用戶來說,他們的特征和需求也是非常明顯的:年輕人,願意嚐試新鮮的事物和遊戲;有手遊經驗,但之前基本上沒有接觸過MOBA類手遊;不是重度遊戲玩家,隻是把遊戲當做一種消遣;通常並不是一個人在玩遊戲,喜歡找到人一起玩和討論一款遊戲,有社交化的需求;通常在無聊或者碎片化時間的情況下才會玩一會遊戲,場景可能是等人、課間、旅途中、下班後、睡前和休閑時間等;在和人社交的過程中,能有一款簡單方便而大家又都認可的遊戲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豐富社交的形式。

(IN)SECURE Magazine Issue 5

所以說,發現《王者榮耀》的缺點容易,但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分析思考問題並且給出行之有效的建議,卻非常困難,如果一定要提出一個建議的話,那就是他們在社交化的道路當中,對於大數據能發揮的作用和數據挖掘的優勢理解的還不夠的深入,因為社交是分為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的,熟人社交領域,微信、QQ做的已經夠好了,他們的方式也確實是有效的,然而在陌生人社交領域,騰訊卻還並沒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模式,我曾經寫過一篇《今日頭條產品分析報告》,在那篇報告裏麵,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數據挖掘在新聞領域的成功運用,我還看到了在陌生人社交的領域,大數據同樣有非常大的作用,而遊戲,不正是陌生人社交的一個最好的地方之一嗎。

在繼續列舉《王者榮耀》的更多的缺點之前,其實我們應該先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一百多人的《王者榮耀》團隊,有沒有可能沒有發現我們所列的那些缺點?我覺得是不可能的,那麽我們就可以從單純的列舉《王者榮耀》的缺點並給出一些不痛不癢的建議轉變成思考為什麽這些缺點存在並且沒有被解決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聲中,在一波鼓吹創業的綜藝節目中,90後創業者突然一夜冒了出來。

當時他的老鄉兼學姐陳安妮正被他說服到北京創業,他打算把積蓄都投資陳安妮。團隊買書可以報銷,而且一定要多買,不看書的要做檢討。

是什麽讓90後的創業從一路鮮花,到現在不溫不火,不生不死?是他們年少輕狂、盲目樂觀、對世界和商業知之甚少?還是在光環照耀下、輿論誘導下迷失了自我?在眾生喧囂中,如何在張狂與謹慎間把握好尺度;在炒作和噱頭中回歸商業競爭的實質,是該上的重要一課。低潮時,他給團隊講馬雲剛到北京受挫的經曆,講李嘉誠創辦塑膠廠的經曆,以這些“偉人”為榜樣,激勵自己也激勵團隊。

(作者:鞋乳)